|
|
![](img/index_04_01_04.jpg) |
![](img/index_04_01_05.jpg) |
![](img/index_09.jpg) |
羧甲基纤维素 |
![](img/index_09.jpg) |
CMC |
![](img/index_09.jpg) |
淀粉纤维素 |
![](img/index_09.jpg) |
羧甲基淀粉 |
![](img/index_09.jpg) |
CMS |
![](img/index_09.jpg) |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
![](img/index_09.jpg) |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
![](img/index_09.jpg) |
PAM |
![](img/index_09.jpg) |
絮凝剂 |
![](img/index_09.jpg) |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
|
|
![](img/index_04_02_01_01.jpg) |
化学产品的反应都有其应用原理和应用标准,本标准规定了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粉状及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 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2引用标准 GB 5761 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 GB 12005.1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的测定方法 GB 12005.2聚丙烯酰胺固含量的测定方法 GB 12005.3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 化法 GB 12005.4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 液体色谱法 GB 12005.5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 12005.6聚丙烯酰胺水解度的测定方法 GB 12005.7聚丙烯酰胺粒度测定方法 GB 12005.8聚丙烯酰胺溶解速度的测定方法 GB 12005.9聚丙烯酰胺命名 3型号及品级 聚丙烯酰胺产品型号命名规定的符号表示.同一型号的产品分为优级品 一级品和合格品. 4技术要求 粉状和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 表1 粉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
序号 |
级别 指标 检验项目 |
优级品 |
一级品 |
合格品 |
3 |
水解度.% |
根据聚丙烯酰胺命名的规定,按标称值进行分档 |
4 |
粒度% |
2mm(10目)筛余物 |
0 |
0.64mm(20目)筛余物< |
10 |
0.11mm(120目筛余物> |
90 |
5 |
固含量,%≥ |
93 |
90 |
87 |
6 |
残留单体% |
普通 |
非离子型≤ |
0.2 |
0.5 |
1.5 |
阴离子型≤ |
0.2 |
0.5 |
2.0 |
阳离子型≤ |
0.2 |
0.5 |
4.0 |
食品卫生级≤ |
0.02 |
0.05 |
0.05 |
7 |
|
普通型≤ |
30 |
45 |
60 |
速溶型≤ |
5 |
10 |
15 |
8 |
黑点数,颗/100 |
15 |
40 |
80 |
9 |
不溶物% |
〔n〕≥1 400 mL/g |
非离子型≤ |
0.3 |
2.0 |
2.5 |
阴离子型≤ |
0.3 |
1.5 |
2.0 |
阳离子型≤ |
0.3 |
1.5 |
2.0 |
〔n〕<1 400≤mL/g |
0.3 |
0.7 |
1.5 |
表2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
序号 |
级别 指标 检验项目 |
优级品 |
一级品 |
合格品 |
1 |
外观 |
无色或浅黄色胶状物 |
2 |
特性粘数〔n〕,mL/g |
300~1 540根据聚丙烯酰胺命名的规定,按标称值进行分档,小于300或大于1 540,标称值允许偏差在±10%内 |
3 |
水解度,% |
根据聚丙烯酰胺命名的规定,按标称值进行分档 |
4 |
固含量,% |
指定值±0.5 |
5 |
残留单体% |
普通 |
非离子型≤ |
0.5 |
1.5 |
2.5 |
阴离子型≤ |
0.5 |
1.0 |
2.0 |
阳离子型≤ |
0.5 |
1.0 |
2.0 |
|
|
食品卫生级≤ |
0.02 |
0.05 |
0.05 | |
|
|